2025年11月1日,“国家海洋安全与生态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在上海海事大学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主办,上海市律师协会环境资源与能源专业委员会协办。来自全国多所顶尖高校、科研机构及法律实务界的近百名学者专家师生齐聚一堂,围绕“生态环境保护”、“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与“国家海洋安全”三大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开幕式隆重热烈,寄语深远
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王德岭首先为会议致开幕辞。他强调,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国家海洋安全,是关乎中华民族未来发展大计的重要课题。他充分肯定了本次会议对于凝聚学界智慧、推动学术创新与法治进步的积极价值,并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会议开幕式由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王慧教授主持。王慧教授在开场主持中,对的各位嘉宾、学者表示了热烈欢迎,并进一步强调了深化环境法研究对于破解海洋生态保护与国家海洋安全实践中的法律难题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分组讨论深入,议题前沿多元
在随后举行的分组讨论中,三大平行分会场同步开启,围绕不同核心议题展开了热烈研讨,现场思想碰撞、交流深入,取得了丰硕的讨论成果。

“生态环境保护”分会场由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曹明德教授与上海政法学院王文革教授共同主持。上海海事大学彭宇副教授、甘肃政法大学李小强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高琪副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吴春潇讲师以及上海市金茂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黄启荣律师等,分别就海上人权治理的国际法路径、环境法律行为的类型化界分、碳排放权交易中的公私法融合、跨国公司环境尽责义务以及航运业环境治理风险防范等前沿主题进行了汇报。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武汉大学柯坚教授与上海海事大学吴鹏飞教授及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傅学良副教授等专家对汇报内容作出了精彩评议。

“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分会场由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李艳芳教授与华东政法大学张璐教授联袂主持。上海海事大学李晨璇讲师、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李海棠助理研究员、厦门大学法学院王浩名助理研究员、上海财经大学金权博士、华东政法大学郑杰博士等,先后就蓝色保险的法律与金融博弈、海洋与气候变化的协同治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法律基础、反“绿洗”气候变化诉讼的挑战以及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功能塑造等前沿热点议题进行了分享。《甘肃政法大学学报》副主编、甘肃政法大学鲁冰清教授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申海平副教授、上海海事大学唐瑭副教授等参与了深度点评。

“国家海洋安全”分会场由华东理工大学董溯战教授与上海海事大学徐国平教授共同主持。上海海事大学高俊涛副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程玉助理教授、上海海事大学黄晶博士、鲁东大学李龙飞讲师、上海海事大学卓睿璇讲师、上海海事大学格根其日讲师等专家学者,分别围绕航运绿色转型中的船员权益保障、中国海洋牧场政策的法治困境、航道绿色低碳化的法律挑战、海洋塑料污染防治以及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完善等关键议题进行了汇报,并就《海警法》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衔接问题展开了探讨。《上海财经大学学报》编辑部副主任、上海财经大学倪建文教授与上海海事大学郭冉教授、安徽师范大学张昌辉副教授、《江苏大学学报》赵文青副编审等对汇报成果进行了专业评议。
结语 本次会议汇聚了国内该领域的众多顶尖学者,讨论内容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充分展现了我国在海洋安全与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学术活力。会议的成功举办,为学界与实务界搭建了高效的交流平台,对推动相关领域的法治进步与政策完善产生了积极影响。

与会嘉宾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