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1日晚,上海谷欣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法务总监刘彩玲律师受邀来到上海海事大学,在图书馆二楼研讨室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以“商业投资与法律管理的平衡”为主题的讲座。本次讲座由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兼职辅导员陆华强老师主持。申万菱信(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法务经理陈娇女士在线参与了讨论。为疫情防控需要,本次讲座采取线下研讨与线上会议同步进行的方式,共20余名同学参与了本次讲座。
本次讲座中,刘律师提出,法务角色如何切入公司的业务,又如何在项目管理中实现法律管理与商务实践之间的平衡,这是同学们走向法律职场普遍面临的一大挑战,需要同学们认真思考和积极应对。
刘律师认为,扮演好法律人角色,首先需要理解与洞悉公司或客户所处的特定商业场景。刘律师以新能源项目交易的商业场景为例,向同学们展示了投资项目商业风险的识别与防控必须依托于对行业现状与项目前景的观察与分析。以光伏电站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初期,离不开国家在宏观层面的引导与支持。这也是此类项目与商品房开发等普通建设工程项目最大的不同。光伏电站项目竣工时间上存在的“630现象”,说明新能源建设工程能否按计划竣工并网,并进入国家补贴目录获得财政支持,直接决定了光伏电站项目运营的成功与否。刘律师指出,在新能源开发项目融资过程中,需要灵活运用EPC垫资开发、银行贷款、股东贷款、融资租赁等不同融资方式,并注意控制财务杠杆的匹配性。另外,光伏电站等新能源项目由于在野外建设,经常涉及自然保护区、军事设施、文物保护等问题。这要求法务在前期立项阶段做好全面而细致的尽职调查。
关于商业投资与法律管理的平衡,刘律师特别提到,在实务中法务需要面对的不仅是法律条款而更多是复杂的商业关系,因此法务必须做到灵活应对,为企业“量体裁衣”,追求商业目的的同时,通过设计具体奖惩机制,创造工作弹性。刘律师借用查理芒格的一句名言作为讲座的结尾,提出法务需要具备逆向思维,以终为始,从已知的风险反推工作的重点。
来自申万菱信(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陈娇女士作为与谈人就非标投资、项目股权融资与债券融资的衔接等问题作了更细致的回应与讨论。刘律师的讲座和陈女士的与谈,激发了同学们对新能源项目管理和法律人角色定位的积极关注和踊跃提问。面对现场和在线的同学所提出的近十个问题,刘律师一一作了针对性的回应和细致解答。
最后,法学院陆华强老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陆老师非常赞同刘律师关于商业场景的观点。陆老师认为,商业场景是法律人提供法律风险提示和落实项目安排的基本外围环境。对同学们而言,不论是面对职场上特定的工作任务还是开展法学论文的写作,对商业场景的充分关注和全面理解是先决条件。陆老师还提醒同学们从经济法角度关注新能源开发项目中政府角色的恰适扮演问题,尤其是政府在财政(补贴)、税收、信贷和引导投资等方面诸多政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问题。此外,陆老师认为,刘律师讲座中列举的新能源开发项目在商业管理上体现了企业对收益与风险的平衡。法律人特殊角色的良好扮演,必然要注意关注企业商业目标的大方向,同时需要明察秋毫,识别和应对各个环节的法律风险点,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陆老师最后总结道,商业场景制约着法律人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方向。法务和法律人,应当想方设法“以对的方式做正确的事”。
本次讲座是法学院2020-2021学年就业指导系列讲座的第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