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5日,由上海市学位委员会主办,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承办的2020年上海市“新时代法学理论与航运管理”——“新时代法学理论的创新与实践”研究生学术论坛在上海海事大学临港校区法学院成功举行。上海海事大学原党委书记於世成教授、华东政法大学郑云瑞教授、上海大学李清伟教授、上海协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振安、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李希平、曾加教授、王铁雄教授、高俊涛副教授、唐瑭副教授等嘉宾出席本次论坛开幕式,开幕式由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章博副院长主持。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等沪上院校以及来自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苏州大学、中共中央党校、西北政法大学、郑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海南大学、湘潭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台湾中正大学等外省市院校的硕博士们积极投稿,并通过网络会议的形式参与本论坛。
开幕式上,主持人章博副教授介绍了莅临本次论坛的嘉宾和发言同学。李希平书记介绍了法学院的基本情况和本次论坛的征稿情况,经过前期的征稿,论坛共收到200余篇投稿论文,其中70余篇来自外校投稿。於世成教授在讲话中介绍了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全面依法治国所面临的新任务、新课题和新要求,并号召广大硕博研究生要立志成为高素质的涉外法治队伍中的一员,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为实现全面依法治国贡献力量。曾加教授宣读了本次论坛的获奖名单。
开幕式结束后,论坛进入获奖论文交流及嘉宾点评环节,本环节分成两个会场。
第一分会场在法学院402会议室通过视频的形式进行,上海大学李清伟教授、上海海事大学曾加教授、王铁雄教授分别对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张明达的论文《水下文化遗产的所有权归属研究》、大连海事大学博士生荆鸣的论文 《〈海洋法公约〉争端解决中平行协议的“功能受限”》、浙江大学博士生陈龙的论文《中国民法典的时代精神探析》、河北经贸大学博士生隽城桭的论文《强人工智能刑事主体地位之反对》、海南大学硕士生江婷烨的论文《海洋能力建设语境下南海区域合作机制的多维构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硕士生齐强的论文《中国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核心概念研究——基于“国家安全”视角》、中共中央党校博士生刘田原的论文《刍议长江保护立法》进行点评。本分会场由法学院19级国际法学硕士研究生杨梅主持。
第二分会场设在法学院119会议室,华东政法大学郑云瑞教授、上海海事大学高俊涛副教授、唐瑭副教授分别对法学院博士生李珠的论文《论“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的航运法律保障》、博士生孙悦的论文《〈民法典〉对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之影响——兼评〈民法典〉第1235条》、博士生李雯雯的论文《论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适用于内河水域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硕士生张卓锦的论文《〈联合国关于调解所产生的国际和解协议公约〉落地我国的利弊分析与前景分析之研究》、硕士生李帅的论文《疫情视角下邮轮公司卫生安全保障义务履行规范研究》、硕士生张琦韵的论文《英国法下法律意见特免权的适用分析》、硕士生周若涵的论文《数据安全风险对国家安全的挑战及法律应对》和硕士生李彦蓉的论文《论海运收货人向承运人承担责任的条件与范围》进行了点评。本分会场由法学院19级法律硕士专业研究生阮雨桑主持。交流与点评之后,嘉宾与发言同学进行了合影留念,各分会场活动在精彩的交流探讨中走向尾声。
在专题讲座环节,上海协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振安律师给师生们作了题为“国际仲裁的公信力和专业性”的讲座。
至此,本届 “新时代法学理论的创新与实践”研究生学术论坛在圆满落幕。活动期间,与会师生借助论文交流,探讨新时代法学理论问题,特别是与《民法典》相关的理论与制度创新问题,以及新冠疫情背景下各行各业面临的法律问题,在交流与探讨中碰撞学术思想、发散学术思维。本次研究生论坛为相关领域研究生搭建了跨校交流、跨界联动的平台,对加快提升研究生的理论研究水平,营造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