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3日,由上海市学位委员会主办,上海海事大学承办的2019年上海市“新时代的使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法治基础”研究生学术论坛在上海海事大学临港校区法学院成功举行。上海海事大学原党委书记於世成教授、上海海洋大学原副校长黄硕琳教授、上海大学李清伟教授、华东政法大学郑云瑞教授、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李希平、王铁雄教授、曾加教授、于耀东副教授、唐瑭副教授等嘉宾出席本次论坛开幕式,开幕式由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章博副院长主持。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苏州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上海政法学院、郑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黑龙江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宁波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澳门科技大学、台湾中正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天津工业大学、中共陕西省委党校、渤海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以及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近300位研究生参与了本次论坛。
开幕式上,首先由主持人章博副教授向远道而来参加本次论坛的嘉宾与学生表示热烈地欢迎,并介绍了本次参会的嘉宾和发言学生。之后,法学院党委书记李希平介绍了法学院的基本情况和本次论坛的征稿情况:经过前期的征稿,论坛共收到近300篇投稿论文。随后,我校原党委书记於世成教授在讲话中介绍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并号召广大硕博研究生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法治建设作深入研究。最后,法学院于耀东副教授宣读了本次论坛的获奖名单。
开幕式结束后,论坛进入获奖论文交流及嘉宾点评环节,本环节分成两个会场。第一分会场在法学院106教室进行,上海大学李清伟教授、上海海事大学曾加教授、于耀东副教授分别对卢菊的论文《美国域外管辖在对外国企业法律诉讼中的应用——兼论中国企业的应对措施》、李恺祺的论文 《安全例外中“自决权”的解释研究》、袁梦莹的论文《世界主要国家北极战略及中国参与北极治理分析》、楚孔杨的论文《“一带一路”视野下我国国际商事调解制度的问题》、李凌志的论文《<罗马规约>非缔约国元首豁免权研究——以巴希尔案为线索》、张榆钧的论文《ISDS改革中仲裁员重复委任的认定标准研究》、刘甜甜的论文《全球网络空间的治理现状及法治困境的研究与分析》和陈露的论文《网络空间治理的国际法问题及中国对策研究》进行点评。本分会场由法学院18级硕士研究生严韵之主持。第二分会场设在法学院119会议室,华东政法大学郑云瑞教授、上海海事大学王铁雄教授、唐瑭副教授分别对成马理铭的论文《国际规范的二分法:兼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规范的挑战策略和启示》、史博文的论文《人工智能汽车民事侵权责任承担问题研究》、王东的论文《CGS证据合法性能力规则构建——基于海事诉讼司法实践》、林雨桐的论文《国际商事仲裁机构管理权扩张问题研究——以快速仲裁规则仲裁庭组成为视角》、潘雨晨的论文《论CISG中的卖方补救权——兼论我国债务人补救权制度实现路径》、彭嘉佳的论文《国际商事仲裁机构管理权扩张问题研究》、杨玲的论文《“一带一路”下环境公益诉讼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引入》和樊迪的论文《云计算专利侵权责任认定问题研究——以中美司法实践为视角》进行了点评。本分会场由法学院19级硕士研究生阮雨桑主持。交流与点评之后进行了颁奖与合影环节,各分会场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走向尾声。
在专题讲座环节,中国海洋法学会副会长、上海海洋大学原副校长黄硕琳教授带来了题为《海洋生物资源养护与开发利用的国际法律构架与发展态势》的讲座,上海市协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振安律师带来了题为《涉外法律风险与争议解决》的讲座。
本届“新时代的使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法治基础”上海市研究生学术论坛在上海海事大学圆满落幕。活动期间,与会师生积极参与到论坛活动中,尤其是现场近200名研究生借助论文交流,洋溢学术激情、碰撞学术思想,彼此的友谊更在交汇中不断增进。大家一致认为,本次研究生论坛对培养各高校法学学子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研究兴趣、研究能力与相互沟通交流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