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8日,“自贸区航运法治营商环境建设与海事司法服务保障”研讨会在上海海事法院召开。来自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对外联络局、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改革处、上海市交通委员会航运处、上海市浦东新区商务委员会航运处、上海市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上海海事法院、上海海关、中国船东协会、上海海事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航运交易所、上海市法学会海商法研究会、上海市国际货运代理行业协会、上海市航运保险协会等单位的代表出席了会议。我校法学院於世成教授、院长王国华教授应邀参加了研讨会并作主题发言。
上海海事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汪彤法官发表了讲话。他表示,海事司法服务保障自贸区建设,必须立足海事审判职能,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提升工作举措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他就未来海事司法保障自贸区建设提出了四点目标。一是更新理念,用更宽的视野审视司法的服务空间。二是强化职能,为自贸区新片区建设提供更为优质的司法供给。三是完善机制,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自贸区建设进程。四是夯实内功,加快实现自贸区司法能力和体系的现代化。
於世成教授从营商环境的角度,分析了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尤其是支持仲裁工作的重要性。他建议,海事法院应充分支持海事仲裁,给予仲裁活动足够的空间,在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成功实践的基础上,帮助仲裁营造更友好的环境。此外,他还建议海事法院要以全局的眼光看待海事审判工作,着眼于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的高度,从更宏观的视角发现海事审判的短板、针对薄弱环节提高海事审判的质量,以此在保障自贸区建设方面取得更好的工作效果。
王国华教授就海事司法保障自贸区航运法治营商环境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一是深化区域司法机关的合作,探索长三角区域内法官、庭审资源等审判要素资源的跨区流动,实现质量同质化,审判统一化。二是结合信息技术加强智慧海事法院平台建设,可以通过构建长三角区域海事司法电子数据储存的区块链平台,促进各方面数据联通、信息共享,以提高案件审理质效。三是可以着手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律法规及案例研究工作,打通法院与相关机构进行课题研究的通道,提前评估法律问题,尽早识别防范风险,为企业防范法律风险提供参考。
研讨会上,来自各主管机关、高等院校和行业协会的代表围绕主题进行了热烈深入的研讨,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