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成功举办上海法院律师服务平台向全市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开放签约仪式暨人工智能时代人民法院诉讼服务方式的路径探索研讨会活动,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包剑平、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张斌、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长王协以及七十余位来自最高人民法院、上海各级法院、上海市司法局、上海海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单位的法官、学者、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企业负责人与会。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特邀咨询员、法学院院长王国华教授应主办方邀请出席活动并作主题发言。
会议伊始,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与上海市司法局共同签署了《上海法院律师服务平台向本市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开放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结束后,与会专家围绕“人工智能时代人民法院诉讼服务方式的路径探索”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专家们一致认为,做好人工智能时代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工作,关键在数据。上海交通大学郑戈教授建议加强公安、检察院和法院数据库的整合,通过打破数据壁垒,丰富智能算法的学习素材,提升智能产品的服务能力和应用效果。华宇元典公司副总经理黄琳娜提出,每个案件都是一个数据包,律师、法官在案件流转过程中要加强智能连接,避免重复录入、重复劳动。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高才则表示,人工智能在法院诉讼服务领域要从全面推广发展为深度应用。
王国华教授从转变传统的诉讼服务思维、实现网站建设与法院诉讼业务的深度融合、依靠制度保障将网站运维管理全过程纳入规范化轨道,同步健全法院网站运行维护的“一盘棋”管理体系等三个角度阐述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进一步优化法院诉讼服务流程、创新诉讼服务方式、提升诉讼服务质量。 随后,王国华教授还接受了媒体采访。她强调,法学教育也应该与人工智能等前沿信息科学技术紧密相结合,法律院校应与各级法院开展密切合作,共同探索开设法律人工智能课程,共同培养法学专业学生驾驭、运用人工智能从事法律活动的能力,实现法律人工智能专业化,使越来越多的法学学生以更加专业的姿态加入法院的诉讼服务团队,为法治中国建设的伟大事业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