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山东省在海洋与海事司法鉴定机构建设、实验室配置及“两结合”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7月23日下午,上海市司法局与上海海事大学联合调研组继续赴山东海洋资源环境司法鉴定中心、山东海事司法鉴定中心开展专题调研学习。上海市司法局司法鉴定管理处处长蒋文英,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王德岭带领联合调研组一行8人参与调研,受到中心负责人及山东省、青岛市司法行政机关相关领导的热烈欢迎的热情接待。
调研组首先抵达山东海洋资源环境司法鉴定中心。张道来副研究员介绍了鉴定机构制度建设、海洋公益诉讼专家实践基地建设以及典型工作案例等情况。双方进行了简要座谈,就中心的基本情况、业务范围及运行模式进行了交流。
图1 山东海洋资源环境司法鉴定中心座谈现场
调研组实地参观了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深入了解其技术能力与设备配置。
图2 山东海洋资源环境司法鉴定中心参观现场
随后,调研组考察了山东海事司法鉴定中心(依托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产业控股集团党委书记/处长范占伟代表中国海洋大学对上海调研组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简要介绍了中国海洋大学在涉海学科领域的综合优势以及学校对司法鉴定中心建设发展的支持。他表示,希望以此次调研为契机,增进沪鲁两地司法鉴定机构与高校间的交流,共同推动海洋与海事司法鉴定事业的进步。
山东海事司法鉴定中心主任马启敏(兼任山东省司法鉴定协会监事长)详细介绍了中心的发展历程、业务范围、实验室平台建设、管理运营模式以及典型案例成果。
图3 山东海事司法鉴定中心座谈现场1
图4 山东海事司法鉴定中心座谈现场2
蒋文英处长感谢山东省司法厅、青岛市司法局、中国海洋大学及两个鉴定中心的精心安排和热情接待。她表示,通过参观和座谈,调研组深入了解了山东在海洋与海事司法鉴定领域,特别是依托高校建设高水平鉴定机构的成功实践和宝贵经验,深受启发。她强调,上海正在加快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对高质量、专业化的海洋海事司法鉴定服务有着迫切需求。目前上海在该领域尚存在空白。此次调研收获的经验,特别是在机构建设模式、实验室配置、多学科融合、服务重大案件等方面的做法,为上海思考如何填补空白、建设符合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定位的司法鉴定机构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方向。
王德岭书记高度评价了山东海事司法鉴定中心依托中国海洋大学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和成熟经验。他表示,上海海事大学同样拥有深厚的涉海学科背景和综合优势,法学院致力于培养复合型高端海事法治人才。此次调研,特别是对海事鉴定中心先进实验室的参观和深入交流,为上海海事大学思考如何整合校内涉海学科资源,探索建设跨学科的海事司法鉴定研究平台或参与相关机构建设,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思路。学校及法学院将积极研究在科研合作、平台共建、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实务部门及兄弟院校开展深度合作的可能性,共同服务于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司法实践需求。
此次专题调研是继青岛海事法院调研后,上海市司法局与上海海事大学深化学习山东省先进经验、积极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所获得的宝贵经验和启示,将对上海完善司法鉴定体系、推动涉海特色鉴定机构建设以及优化学科布局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上海市司法局司法鉴定管理处四级调研员施玮,上海市司法鉴定协会秘书长董澍,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法学院副教授唐瑭、副教授彭宇、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郭章伟、科技处科技发展科副科长姚昌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