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海事大学2025年教学成果奖评选结果揭晓,法学院再创佳绩。由胡正良教授领衔的教学成果“甲子深耕,海商立本——新中国涉外航运法治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及郑睿副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的教学成果“‘以辩促学,以案育能’:国际法模拟法庭竞赛与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融合创新实践”,双双荣膺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此外,孙思琪副教授独著的教材《海上货物运输法教程》获得二等奖。三项荣誉集中展示了海商法研究中心在高端涉外航运法治人才培养领域的贡献与引领作用。
体系构建:胡正良教授领衔铸就航运法治人才培养基石
胡正良牵头的教学成果“甲子深耕,海商立本——新中国涉外航运法治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是对新中国涉外航运法治人才培养历程的深度总结与创新升华。项目聚焦国家航运强国战略对高端法治人才的迫切需求,系统构建了具有鲜明海事特色、融合国际视野与中国实践的涉外航运法治人才培养体系。该体系不仅注重海商法核心理论知识的扎实传授,更强调对国际航运规则、复杂海事纠纷处理能力的培养,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师资队伍、深化产学研协同,为行业持续输送了一批批精通法律、熟悉航运、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法治人才。本次获得一等奖,是对该体系科学性、前瞻性与实效性的高度肯定。
本成果主要完成人:胡正良、郑睿、孙思琪、徐国平、彭宇。
实践赋能:郑睿副教授以赛促学锻造实战精英
郑睿作为第一完成人的教学成果“‘以辩促学,以案育能’:国际法模拟法庭竞赛与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融合创新实践”,则开辟了以高水平国际法模拟法庭竞赛驱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项目将极具挑战性的杰赛普(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大赛等顶级法学学科竞赛深度融入教学实践,构建了“竞赛选拔-系统培训-实战演练-反思提升”的全链条培养模式。通过模拟真实国际诉讼场景,学生得以在对抗中锤炼法律检索、文书写作、庭辩技巧及跨文化沟通等核心能力,显著提升了解决复杂国际海事法律实务问题的实战素养。该项目一等奖的取得,验证了“以辩促学、以案育能”模式在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法治精英方面的显著成效。
本成果主要完成人:郑睿、徐莹、慕安娜。
知识支撑:孙思琪副教授精品教材夯实理论基础
孙思琪独著的教材《海上货物运输法教程》获得二等奖,为学院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撑。该教材体系严谨、内容前沿、注重实务,紧密结合《海商法》条文与国际公约新发展,深入解析提单规则、承运人责任、货物索赔等核心议题,成为深受师生好评的海商法教学文本,同时也是学校海商法研究中心发起的“现代海商法教科书系列”的第一部教材。优秀教材的支撑,确保了学院人才培养理论根基的深厚与知识的与时俱进。
中心核心使命:打造国家航运法治人才高地
人才培养始终是上海海事大学海商法研究中心的核心使命与价值所在。此次多项教学成果获奖,是学校对中心成员长期致力于构建高水平、有特色涉外航运法治人才培养体系工作的有力认可。未来,中心将继续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理论与实践融合,为服务海洋强国、航运强国建设和全球航运治理体系变革,输送更多德法兼修、技艺精湛的一流涉外航运法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