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校友会工作,更好地为校友服务,法学院于10月20日举办2018年校友返校日系列活动。多位杰出校友代表、国法94级与法学04级校友齐聚母校,共叙师生同窗情谊,共话新时代学院发展。法学院党委书记李希平、副书记相雷、办公室、团委、辅导员以及部分专业教师参与接待。
法学院院史馆揭幕——守护源泉,薪火相传
此次校友返校日恰逢法学院院史馆落成。上海海事大学副校长杨万枫、原校党委书记於世成教授、尹东年教授、杨召南教授、姚洪秀教授,法学院党委书记李希平,现任教授代表沈秋明、王铁雄、曾加,杰出校友代表胡斌先生、赵淑洲律师、徐微徨律师、李锋律师、4位教师代表以及94级、04级返校校友共同出席揭幕仪式。
本次揭幕仪式由法学院党委副书记相雷主持。相雷副书记首先代表王国华院长对各位出席嘉宾和返校校友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作为新中国海商法教育之源,我校海商法教育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在法学院成立十周年这个重要时刻,修建院史馆是对我校海商法教育历史、发现成果和文化精髓的一次深刻总结。
上海海事大学杨万枫副校长在致辞中谈到,历史是文化和精神的永恒依托,是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不竭动力;无论是民族国家还是集体个人,都有自己过去的辉煌。记忆是珍贵的,一个团体、一个学院必须珍视自己的历史,才能拥有更好的未来。上海海事大学法学教育特色鲜明,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法学院院史馆的落成既为学校法学历史教育提供了生动详实的教程,又为海大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提供了一个重要载体。不断加强校史、院史研究,深入挖掘海大文化,守护好海大人的精神源泉,充分发挥好院史馆的育人功能,努力将校史馆打造成展示学校和学院办学成就的重要窗口,进行爱校荣校教育的生动课堂和连接海内外师生校友的重要纽带。杨万枫副校长最后指出,荣耀已成为历史,责任在于今天。法学院已经站在新的起点上,未来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变得更加美好。
院党委书记李希平作法学院院史馆筹备情况报告,详细介绍了院史馆的建设历程,并借此梳理了我校海商法专业教育的光辉历史。他强调,院史馆是我院文化和精神的结晶,院史馆的落成有助于发挥文化传承和文化成果的展示作用,激励后辈为航运事业乃至国家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杨万枫副校长、於世成教授、尹东年教授、杨召南教授、姚洪秀教授和李希平书记共同为院史馆揭幕。
海商法教育座谈会——回顾历史,展望未来
揭牌仪式后,各位领导、老师以及校友代表共同出席海商法教育的历史与展望座谈会。
原校党委书记於世成教授作为海商法专业历史发展的见证者,他用“根深叶茂”形象地表达了我校海商法教育的厚重历史积淀和蓬勃发展现状。於世成教授接着阐述现阶段海商法修改和海商法教育之间的密切联系,并对法学院未来的师资引育谈了自己的看法与期待。
尹东年教授则进一步针对近期海商法修改热点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尹东年教授指出,目前我国海商法的修改仍面临着许多阻碍,海商法学界对法条的修改有着较大分歧,如何完成突破和更好地参与海商法的修改与完善,需要后辈不断努力。
杨召南教授回顾了在我国海商法起始初期他参与“中威轮案”诉讼的经历,而此次成功的海事诉讼也成为海商法发展历史中经典案例之一,对现今海商法的研究与应用有着深远的影响,并从侧面体现出我院悠久的海商法发展历史。
姚洪秀教授在发言中强调了国际交流在海商法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他与大家一同分享了他早年间在美国纽约大学留学和知名律所实习的经历。他表示,国外学习和实践的经验能开拓青年教师的眼界,并有助于形成更广泛的知识积累。
赵淑洲校友以他在海事海商领域多年的律师执业经历为例,阐述了实践在海商法学习中的突出地位;同时,赵律师鼓励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更多地投身于海商法的实践,欢迎法学院的学生前往广东敬海律师事务所实习,力争为学生实习创造最好的条件。
李蒙达校友提到,我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海大“海纳百川”的精神也为诸多学子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学习海商法的专业态度使毕业生领会了更多的坚韧和执着。他以自身经验为例,建议学生应当结合当前时代发展来提升个人素质。
徐微徨校友认为海商法应当有前辈与当代教师之间的代际传递,建立起资深教授与青年教师团队之间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学术质量,使我们始终走在学术前沿。他表示,将不遗余力地在法学院推进学生职业生涯工作室的建设发展。
老教授们回顾了半个世纪以来海商法学教育的发展。他们与活跃在海商法领域的精英校友们,一起对海商法教育的未来发展作展望,也为我们在新时代如何更好地培育法学人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法韵留声校友沙龙——规划生涯,点燃梦想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规划未来发展道路,增强个人就业能力,学院青春启航职业生涯发展工作室特邀法学院校友——广东敬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赵淑洲律师和融孚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锋律师作《粤港澳大湾区就业环境》和《法律人职业生涯规划》沙龙。沙龙由上海市青春启航职业生涯发展工作室负责人邢卓老师主持。
法学院党委书记李希平分别为赵淑洲律师和李锋律师颁发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客座教授聘书,并对他们长期以来对学院发展所做的努力表示感谢。
赵淑洲律师在讲座中深入浅出地解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内就业情况与发展态势,进一步明确了海商法专业学生应当注重学习的国际化与实践性,尤其是具备可迁移的英文案例的学习能力。他提到,由于大湾区内临港澳的特殊地理位置,湾区内法律与制度存在三个不同方向,使得大湾区内更需要具有国际化视野、复合型能力的人才,并且强调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学生的海商专业背景、国际语言能力可以使得就业面扩大,得到市场认可。在提问环节结束后,赵律师还向同学们介绍了敬海律师事务所作为法学院就业实习基地,每年会接纳2名学生到敬海所开展为期2个月的实习。同时,还在学院设立“敬海奖学金”,希望能够通过奖学金的形式激励更多的法学院的学子能够在法律中实现自己的梦想,不负芳华。
李锋律师则通过其个人成长经历与同学们分享了他从对国际贸易的好奇心到对海商法产生浓厚兴趣,最后决心深度钻研海事海商研究的心路历程。他提出,对于知识的获取,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凡事抱有好奇心,多问“为什么”。要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不断开阔视野,以更高的视角和更宽的思路去看待和解决问题。针对同学们对于比较关切的就业方向是偏理论研究亦或实务探索的疑问,李锋律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指出:现实的案例就像“开卷考”,你不需要背特别多,你所需要的是学会快速找答案,注重信息搜集整理能力以及保有终身学习的心态更为重要。
两场沙龙,同学们切实感受到海事海商法律实务的魅力,进一步加深了对从事法律职业的热情与渴望,更是从优秀校友身上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这必将鼓舞学子们努力学习、勇于实践、追求卓越、实现梦想。
返校日活动中,新加坡新航船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斌校友特地为学院师生捐赠《劳氏法律报告》,方便师生查阅自1919年以来英国各级法院审理的海事和商事案例,为师生提供最具权威性的专业文献资料。
至此,法学院校友返校日活动圆满结束,一句句“好久不见”凝聚了多年的思念与牵挂,一张张合影留住的不只是欢聚的时光更是不变的情谊。师恩难忘,学友情长,让我们互道一声珍重,期待下次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