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国内一些卡拉OK的大部分顾客都是已退休的中老年人,少则三四人,多则七八位,甚至有百岁老人几乎每周都约朋友去卡拉OK半天。难道老年人一定要通过唱歌、跳舞才能欢度晚年?这一现象发人深思。在全社会进入新时代背景下,养老事业的关注重点面临深刻变革,即从老有所安转为老有所乐。
老有所安是老年人安心老去、敢于老去的重要条件。包括老有所养和老有所依。所谓老有所养的养,是指以养老保险为核心的养老资金支撑,以三大养老模式及医养结合为核心的养老体系支撑,以及以高水平专业养老、医护人员为核心的养老人才(技术)支撑。在养老保险方面,随着国家过去多年来持续的大力投入和建设,从农村到城市,从机关事业单位到企业,基本建成了全覆盖的养老保障体系。绝大部分老人在老后生活中已确保了基本的养老资金。在养老体系方面,大部分城市逐步实现了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较合理的布局。绝大部分老人有稳定居所、有热菜热饭吃,生活上长期有人照料。与此同时,在规模较大城市中心城区的社区和养老机构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老人送转诊体系,不少社区和养老机构内还设有专门服务于老人的医疗卫生机构,医养结合已逐步由愿景变为现实。在养老人才方面,目前已有多所教育机构成立养老护理等专业学科以培养养老护理专才。医卫领域也更为重视培养擅长老年医学的人才。可见,绝大部分老年人都有所依、有所养,老后生活所必须的基本物质需求大抵具有保障,实现老有所安已不再是奢望。
然而,仅仅确保了物质要求已难以满足老年人对老后美好生活的追求。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里的“常回家看看”条款提倡家族中的晚辈尤其是子女及其余直系晚辈经常回家看望老人。一方面,目前我国老年人中普遍存在的孤独情绪,我国老年空巢家庭率已达50%,在大中城市更是达到70%。然而,考虑到人口流动,生活压力大等客观因素,不少子女事实上无法做到经常回家是未来一段时期难以根本改变的现实。一方面,老年人对于如何提高老后生活质量普遍缺乏自主意识,不少老人对生活的追求仍停留在物质需求层面。上述不少老人涌向卡拉OK里唱歌度日的情况正是这一现状的写照。
那么怎样才能使老年人的生活老有所乐呢?
目前,老年人可以选择的活动方式仍较为传统、泛化、单一。普遍呈现种类较少、非专为老龄期设计开发等特点。比如书画、棋牌、旅游、歌咏等娱乐方式同时面向各年龄阶段,而老人参与却须具备较高的身心功能,而一旦老人部分或全部丧失身心功能,则基本上失去了参与上述活动的能力,何况不少老人对上述娱乐方式并不感兴趣。老人进入这一阶段后的精神生活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建议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做法,引入或开发符合老龄期,尤其是身心功能障碍老人特殊需求的游戏、娱乐、活动项目,同时依托先进设备使老人暂时或部分恢复身心功能,能够参与一些传统的休闲娱乐活动。此外,随着不少具有各领域丰富工作经验的老人逐渐退休,尊重他们普遍具有的奉献精神、参与意识,继续发挥其作用极具意义。为此,可以积极邀请这些老人为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而在大部分情况下,这种形式的活动简单到只需本人口述,他人代笔即可完成,甚至更能使老人获得较之上述纯娱乐活动更多的成就感和充实感。
只要在老有所养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老有所乐,属于广大老年人的美好生活必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