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http://xmwb.xinmin.cn/html/2017-11/18/content_13_1.htm
文章内容:
一位经商颇有所成的友人托我咨询某国际中学高中部的招生条件,他有意让女儿申请该校。得到的答复是只有经济实力位列国内百强的企业家子弟和少数名门之后才能申请这所学校。言外之意,财富未达数百亿元者请绕路。
近年来,我国一二线城市里陆续出现了不少国际学校。这些国际学校的学费动辄数万元乃至数十万元。除了学费昂贵,大部分此类学校还设置了不少其他门槛,比如上述家庭财富门槛就非常典型。之所以不论家庭经济条件如何,家长们大都对这些价位虚高、入学条件不尽合理的国际学校趋之若鹜,主要原因是子女尤其是家长的教育观、成功观存在显著误区。第一个误区是认为学费贵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实则不然。平心而言,多数国际学校之所以收取高额学费,大量聘请外籍师资来华长期教学带来的高额成本也是主因之一。在很多情况下,语言仅仅是提升学习效果的工具、手段,而非目的。况且,世界上的语种数量蔚为壮观,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国家亟需大量掌握小语种语言的人才参与到与众多母语不是英语的国家人员、机构、企业的交流合作中去。第二个误区是认为纯西式教育收费高昂也是应该的。这一误区又以片面推崇美式、英式教育为甚。且不论我们国家延续数千年的教育实践形成的大量有益的制度、做法、经验,也不论近年来我们国家基础教育已越发受到西方国家教育界重视乃至认可。即使西式教育确有值得借鉴学习之处,我们最应该学习的也是教育制度层面的内容,而非仅仅沙盘推演似的在国内模拟出一个所谓完全逼真的教育环境,所谓习其神而非仿其形。
将财富多寡与教育资源的优劣挂钩的危害显而易见。这一做法垄断了优质教育资源,人为造成教育的不公平,无形中为能进入和不能进入这类学校的全体孩子灌输有钱为贵的价值观念,这完全背离了以德为贵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甚至被认为只要能进入这类学校,就能跻身一个所谓超级富豪家族的小圈子,这一小圈子内成员的子弟们,一生的发展都可以得到荫庇、扶持,圈内的孩子与圈外的孩子之间的关系会逐渐演化为“豪门公子”和“寒门少年”。长此以往,上述小圈子进一步形成垄断阶层的可能性并非没有。
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是共享、均等、公平,而不是独占、差异、区别。在国家大力推动教育公平化、均质化的今天,又正值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允许民办教育营利化伊始,不应任由上述做法发展下去,在制度层面予以应对,已刻不容缓。具体而言可采取如下措施:首先是要立规、立法或修订现行法规,对民办学校尤其是民办国际学校入学条件等招生工作设定红线,如禁止以一定的家族财富、家庭出身等作为录取条件;其次,进一步明确民办学校学费上限和调整频率、调整标准;最后,对于继续上述做法的机构、个人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罚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