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共享单车迅速成为市井热点话题。这种新生事物由投放伊始的争相尝试、急速蹿红,到安全问题引发争议,再到关于其是否已成为“国民素质的照妖镜”而颇受争议,前后只经历了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大声叫好者、强烈质疑者,凡此种种,不一而足。那么,我们究竟应如何看待共享单车呢?
从各方面情况而言,共享单车遭到质疑恐难避免。首先,其用车时间、骑车路段相对集中。大部分用车时间集中在通勤高峰时段及天气较好的节假日的日间;而大部分使用路段则分布于城市中心城区里公共交通尤其是轨道交通还不能彻底解决的所谓“最后一公里”的区间。所谓共享模式,通常应是使用者对同一标的物的基于时间、空间的交错使用,而如果使用时间、骑车路段基本重叠,则“共享”这一前提是难以成立的。其次,不论投资方或运营方基于大数据宣传共享单车的利用率有多高,愈来愈多地散见于城区各处的高耸成堆、弃之不顾、徒生铁锈的共享单车还是说明了其使用率不但没有渐次升高,反而隐约呈现降低之势。众所周知的是,使用共享单车的市民或游客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出于尝鲜、好玩的猎奇心态。当这股体验新鲜劲一过,则不一定会再次使用,至少是未必会频繁使用。再次,高职住比城市基本可以排除全程骑车通勤的情形。如果你要前往距离现在位置一公里以上的地点,至少在一线城市中心城区基本都有地铁或者公交车站点覆盖,而这些交通手段比自行车更为快捷、安全。尤其是在炎夏、寒冬等季节,市民骑车出行的意愿自然会大减。加之上海近年来的气候总体趋于恶劣,大风大雨天气越发频繁;遭遇这类极端天气时,骑单车出行更成为应尽量避免的出行方式。而如果你前往距离现在位置仅几百米的地点,考虑到寻车、取车、开关锁、停车等使用共享单车服务时必不可少的操作步骤,即使其收费确实低廉,步行的比较优势仍是前者无可比拟的。
另外,上海这样的城区面积相对狭小但常住人口数以千万计的城市,在中心城区人车混杂、几乎没有自行车专用道,未来也很难划出大量道路或空间供其专用的情况下,共享单车面临着与行人争步道、与机动车争行车道使用的窘境,不但路况复杂,也存在安全隐患;更何况市民还远未养成骑车时自觉佩戴头盔等安全护具的习惯。最后,今天中国城市居民对于单车的再次关注总体上是以运动休闲、品质高端为核心诉求的。就此观之,目前的共享单车基本未能回应上述诉求,考虑到共享模式与生俱来的特性与卖点,其未来似也很难兼顾到这些诉求。
共享单车对城市发展及市民生活便利化是有贡献的,但有限。不得不说,最大赢家是投资方及运营方。综观世界级大都市,最为可行的出行方式无疑是在实现经济、时间成本相对低廉化的同时兼顾绿色环保的步行+轨道交通。随着上海等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的不断推进和优化,这一相对最优的出行模式最终成型是可期的。因此,共享单车的盲目投入或无序竞争的状态需要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