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地方新政落地了,上海、北京、广州三个一线大城市昨天一同出了政策。仔细对比,发现也大同小异。上海这次可谓花了大力气,昨天一口气儿出了三个相关文件,加上之前征求意见、调查、修改条款,看得出来,政府部门对网约车发展还是很重视的,并且希望它向好。
上海昨天的三个文件包括《关于本市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上海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若干规定》和《关于规范本市私人小客车合乘出行的实施意见》。文件中,有几项特别引起大家注意。主要是,在沪从事网约车经营服务的车辆应在上海市注册、达到上海市规定的可予以注册登记的机动车排放标准、车辆轴距达到2600 毫米以上,且在上海从事网约车经营服务的驾驶员应为上海户籍。
从规定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沪人沪车”这一项规定与之前征求意见稿时的情况没有发生变化。而对于车辆车型、档次的要求则在听取大众意见后降低了不少。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相关部门出台政策不再“独断专行”,而是充分考虑各方意见后,权衡利弊的结果。
政策中“沪人沪车”这一点被网友们反复讨论。有人说:“是好事。方便管理,减少安全隐患,还可以解决本地就业问题”;也有人说:“这也是为了乘客安全起见。真出了意外,有据可查”。
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殷骏也长期研究关注城市公共交通问题,他的观点与网友们不谋而合。他说,网约车和一般出租车相比,性质上存在明显差别,它不依托任何实体公司,仅通过网约平台建立联系。因此,主要管理职责落在政府部门,管理难度和安全风险较大,加之此前各地发生不少所谓的“网约车司机”与乘客纠纷,甚至直接导致治安、刑事案件的情况,用“沪人沪车”这样的门槛提高网约车安全系数就很有必要。如果司机没有本地户籍、车子也不在本地注册,一旦发生安全隐患、治安案件,对于后期嫌疑人抓捕、被害人赔偿都不利。
提高网约车准入门槛,也不单单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从城市整体交通安排来说,对网约车准入设置一定门槛,表达出政府部门希望引导市民,更多选择绿色环保出行方式的愿望。举例来说,在上下班高峰期也就是传统出租车叫车的高峰时段,因为网约车的额外供应,你叫到车的几率是增加了,但这是以增加高峰期马路上的汽车数量让交通更为拥堵为代价的。殷骏提到,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城市是依靠机动车承担主要交通职能的,绝大部分都是依靠公共交通。长远看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绿色环保优势明显,也是唯一能够解决城市交通资源稀缺困境的主要手段。
殷骏还提到目前上海交通所遇到的困境,他说,上海目前的公交系统,尤其是轨道交通运力存在瓶颈,并不能完全满足市民出行的要求。因此,在近阶段,鼓励网约车发展,以网约车这种方式,作为公共交通的延伸很有必要,也应给予支持。支持方式可以从经营成本方面着手,例如,最大限度的取消对网约车经营指标的要求,对于网约车司机办证、办许可的收费要降低,也不要在未来增加非必要税费,以此降低网约车经营成本,促其健康成长,也达到政府合理规划交通出行的长远方针。
从上海城市发展未来方向看,网约车只能暂时“解渴”,公共交通所涵盖的轨道交通和公交车才是“深井”。井如果枯了,大家都要渴死,打不到网约车的你,出行却还有很多选择。